● 本报记者 郑萃颖
“具身智能机器人已从研发元年、通过5到10年的真实场景积累和千亿元级别的资金投入,国内人形机器人厂商密集公布订单数据,降低人员劳动强度。或是在文旅行业做导游,后续将深化场景应用,
![]()
厂商比拼订单量
![]()
在8月21日举办的智元机器人首届合作伙伴大会上,当前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硬件能力距离大规模商用的需求仍有差距。商业化进程明显加速。
![]()
近期,人形机器人首批落地场景逐渐清晰。双电系统切换。数采训练、”
推动机器人商业化进程、
银河通用也计划通过机器人在真实场景落地,全球正处于“具身智能大爆发的前夜”,负载能力,目前优必选机器人在工厂的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分拣、
行业需求推动硬件迭代
记者注意到,公司计划先从科研教育、”邓泰华称。
在工业智造场景上,让人形机器人具备了7×24小时不间断工作能力。加速落地更多场景,无人药店将扩展至100家。量产元年迈入商用元年。零部件价值量占比按高低排列分别为:传感器、智平方的AlphaBot(爱宝)系列机器人今年已收到近500个订单,在不关机的前提下可实现3分钟自主换电,比拼商业化进度,其采用了全球首创人形机器人热插拔自主换电系统,
松延动力创始人、智元机器人宣布与富临精工达成数千万元的项目合作,推出定制化解决方案并实现多行业规模化应用。六维力传感器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增长。8月11日,计划于今年交付数千台旗下机器人产品。为机器人真正融入现实生产生活、随着机器人性能要求越来越高,预计全年仅教育科研领域的天工行者人形机器人交付就将超过300台。都是我们在探索的场景。领操员,近百台远征A2-W将落地富临精工工厂,
邓扬表示,
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兼副总裁姜青松表示,可由机器人实现24小时值守取货,安防巡检、公司在手订单中教育行业占比最大,
据记者了解,
今年7月,文旅导览等场景切入市场。
2025年具身智能机器人将迎来商用化的拐点,根据测算,越来越多企业发布更具实用性的机器人,“让机器人做领跑员、优必选今年3月联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出172cm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机器人天工行者。松延动力已获得超2000台机器人订单,丝杠。人工智能将支持人形机器人走入更核心的岗位。涵盖教育培训、”智元机器人董事长兼CEO邓泰华在8月21日表示。
湘财证券研报表示,最终成为继手机和汽车之后的“下一代海量智能终端”。今年上半年,
邓扬认为,为这些场景带来体验升级。文娱商演、多家人形机器人厂商纷纷晒出订单,晶能微电子等工厂投入使用。富临精工工程部主任邓扬表示,成本也还有下降空间。商用清洁、今年6月发布的星动Q5机器人预计今年会交付100台。优必选首席品牌官谭旻表示,其机器人目前已在北京10家无人药店上岗,”张将红表示,电机、此外,如轮式人形机器人、
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轶2.0在物料整理作业中具有无需人工干预的自主性、目前已在东风柳汽、未来将在一些大型项目中批量应用具身智能机器人。”
硅基方舟CTO张将红则透露,星动纪元则表示,首批落地场景逐渐清晰,
优必选推出面向智能制造场景的全尺寸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,搬运和质检三类。据了解,作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中的热门产品,科研等场景,希望在未来几年达到年产几十万台的规模。专注医疗服务领域的机器人公司傅利叶,并可实现紧凑收纳、提升机器人性能。目前智元机器人已聚焦讲解接待、将与智元机器人合作落地大型文旅项目。在人形机器人成本中,
智元机器人发布了专为“作业智能”打造的轮式双臂机器人原型灵犀X2-W,
“智元机器人今年会有数千台出货量,谐波减速器、还需要行业形成“数据-模型-场景验证”的闭环。高自由度双臂及仿生手腕,工业智造、目前仅达到人类效率的60%至70%。智元机器人、该款产品具有全向移动底盘、
落地场景逐渐清晰
随着各家厂商的不断探索,物流分拣、邓泰华表示,高精度与高效率,他预计,董事长姜哲源表示,“我们希望借助机器人的技术能力,富临精工以药箱搬运为突破点,科研教育八大场景,用于教育科研领域的天工行者已收获百台订单,是国内首个工业领域具身机器人规模化商业签单案例。智元机器人与宇树科技共同中标中国移动旗下中移(杭州)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1.24亿元人形机器人采购订单。可自主换电的机器人等。产品还会不断迭代,到年底,实现料箱配送及空箱回收,形成数据回流反哺模型训练,承担关键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。“具身智能机器人搬运节拍仍在追赶人类速度,不断追求智能电关节的轻量化、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均已上架电商平台面向消费者销售。与此同时,下一步计划通过智元机器人与AMR小车协同,

